新移栽大树栽植高度一般高于地面,可在土球周围做围堰处理,围堰直径略大于土球直径,后在围堰的低洼处开一口子,使围堰内的水分外流。 积水坑 对于栽植在地势低洼处或排水不畅地势的大树而言,可在移栽大树土球的四个方位分别挖四个积水坑,雨中时可使积水坑洞口略高于地表,并加盖,待穴内渗水满后可人工排水或用水泵抽水。雨停之后可使穴口略低于地表,用于积蓄低洼处的水分。 2、苗圃—防涝技术 苗圃里那些较小的树苗,根系较浅,特别对于一些不耐水淹的苗木,如广玉兰、白玉兰、桂花等极易受到水涝危害。 此防涝措施主要为开排水沟。操作要点是先开挖主排水沟、支排水沟、小排水沟等在基地内组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,然后在地势最低处设总排水沟。这种排水系统的布局多与道路走向一致,各级排水沟的走向最好相互垂直,但在两沟相交处应成锐角相交(45℃-60℃),以利排水流畅,防止相交处沟道淤塞。 此排水方法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,或地势高低不平不易出现地表径流的绿地排水。明沟宽窄应视水情而定, 沟底坡度一般以0.2%-0.5%为宜。 3、水涝后—养护管理 倒伏管理—幼苗倒伏 首先说一下幼苗倒伏,幼苗倒伏如果是天气造成的倒伏可以不用处理,更常见的是因为病菌引起的倒伏 幼苗倒伏病在幼苗出土不久最易发病。初时幼苗幼茎基部水渍状淡褐色,而后变成细呈线状,幼苗迅速倒伏于地。开始时仅个别幼苗发病,后以此为发病中心迅速向四周扩展,引起成片到苗。苗床潮湿时,病苗残体表面及附近土表长出白色絮状霉,最后病苗多腐烂或干枯。 1.倒伏原因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,可长期存活。病菌主要借苗床灌水、带菌粪肥,农机具等传播,在温度不适宜而遇床面灌溉后积水时易发病,光照不足,幼苗纤细也易发病。因此水量不宜过大,淋苗会使得苗倒伏
